
疫情突如其來,讓所有人措手不及。人性的一些灰色被暴露出來,當然,更多釋放的還是人性的暖色。
放下口罩就跑的小伙子,放下錢就走的老奶奶,等你回來我們就辦婚禮的護士小姐姐,你平安回來我包家務一年的丈夫……眾多暖人的新聞中,有一條,看著心里一酸。
疫情前線,一對醫生情侶,好幾天沒見面,好容易見著了,只能眼神對視,不能擁抱。他們的愛,暫時被疫情隔離。而被確診的人,則被居家等措施隔離。當有人被隔離,在被隔離的人來看,其他人也是被隔離的。
當所有人隔離所有人的時候,也許一個隔空擁抱,就能打破地理距離的藩籬,而在精神上獲得慰藉。愛暖人心,消除隔閡。
我很喜歡這首疫情民謠,它跳出了訴苦、恐懼的公益廣告的窠臼,用一首陽光向上的歌曲,訴說著疫情過后,我們要把所有等待、虧欠的愛,都擁抱回來的心愿。
與此同時,它不是贊歌,它沒有回避疫情給人們帶來的諸多不便現實——
盡管好消息壞消息都呈現了,看完全片,讓我揮之不去的是:笑聲朗朗說我想擁抱他的老奶奶;末了小女孩奶聲奶氣說“媽媽,等你打怪回來,我要好好抱抱你”。當然,一眼難忘、觸動心弦的是,一個個隔空擁抱的動作。以及那句點睛文案“當黑暗過去,我再緊緊擁抱你”。既然是案例賞析,我們再從廣告營銷角度,來說說這個公益廣告。坦白說,除發布時間略晚一些,《隔空擁抱》是疫情期,出發點拿捏極好,內容銜接極妙,綜合完成度極高的一個作品。話接前文,面對如此災難,喊口號、用恐怖訴求制止不當行為,是比較常見的。《隔空擁抱》選擇以正能量為發心,是不太討巧的入口,正能量呈現不好,就易被說主旋律,分寸掌握不當,就難免落于假大空。真實新聞素材的畫面剪輯,配以民謠式的娓娓道來,傷感的畫面,明媚的歌曲,負正中和,消解了負面影響,讓人想要留下真實、真誠和真心的隔空擁抱。
廣告人都知道,單一訴求單一形式的內容制作是省事的,而《隔空擁抱》是一首歌+一支MV+一個示范號召大家隔空擁抱的H5三合一的復合內容,很復雜。
《隔空擁抱》很聰明,它以歌為線,把疫情現實和號召隔空擁抱這兩件事,寫作歌詞,唱了出來。與其說你在看公益廣告,不如說你在聽一首具同理心的歌。
疫情期間,有個小插曲,羅大佑當年為公益做的歌曲《明天會更好》歌詞由原來比較灰色批判修改為如今陽光溫暖版的往事在網上熱傳。是的,沒有比歌曲更好的公益傳播載體。這次疫情期間,流傳比較廣的《出征》《歲歲平安》《等風雨經過》都是公益歌曲。
好的公益歌曲,是不同內容的粘合劑,也是傳播的催化劑。在《隔空擁抱》的粘合、催化下,隔空擁抱這個行動信號,強上加強。
再說完成度,它考驗的是作品從想到做到傳的方方面面。
內容復合、發心很正,這些前面說過,此外,它在傳播、人群和轉化上,都有很周密的考慮。
本案的目的是給重要的人一個久違的擁抱,為降低參與門檻,也是與實際情況對應,創作者特地標出了醫生、情侶、快遞、軍人、警察、父母、環衛、工人、病人9類在這次疫情中,承受最多壓力的人群,供我們選擇,送出擁抱。
不僅如此,我猜想可能是為了讓行動的號召信號變強,創作人員就生成前和后的場景,寫了兩套文案。左右滑動查看9張生成后擁抱海報(長按二維碼送出你的隔空擁抱)
比如說重要的人,生成前的文案是“疫病讓我們少了見面,關心卻讓我們多了聯系”。生成后的文案是“隔空的我們,讓我給你一個久違的擁抱”。顯然,生成前的文案,是為了鼓勵觀看者去送出隔空擁抱,生成后的文案,是為了便于參與者曬圈發博分享,吸引更多人加入這一暖心行動。傳播鏈路的前后、不同的使用場景,全部考慮到,不得不服。這或許也很好的側面解釋了,為什么這個作品沒有出現在疫情剛發生時,它需要有足夠多的事實做支撐,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推敲制作。
做廣告點評,有個壞毛病,看到好的作品,總免不了去打聽點幕后故事,愛搜索有沒有額外的線索。比如說這次的《隔空擁抱》,據我打聽到的消息,是麥肯CCO鄭以萍女士,親自帶著一幫年輕人制作而成。有野心的創作者,自我激勵的羨慕的心理,突然好像找到了釋懷的土壤。哎,好果必有好因。
前幾天刷抖音,劃到一個廣告人版的《隔空擁抱》,在這62秒的里,看著各位熟悉的廣告人前輩們下場示范擁抱,感動、可愛之外,更有一種不可言說的親切。
我看了下,示范的前輩,大部分都認識,也有一些不認識。
網上報道里流傳的一個名單里說有17個資深廣告人示范隔空擁抱,大家對照視頻,幫忙確認吧,如有錯漏,留言給我,我來修改。一場疫情,就是一面鏡子,善惡美丑都會現形,能流傳的是光明、善意,就像隔空擁抱,只是一個小動作,卻可能讓陌生人心里暖暖的。
我始終記得,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的一句話,“當你向陽,陰影就會跑到你身后”。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