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近千家媒體如何在線化生產:新聞人最忙工作時間是?
發布時間:2020-02-25瀏覽次數:0
作者丨媒體大腦
來源丨新華智云(ID:xinhuazhiyun)
2萬條疫情數據
400萬條疫情媒資
31款媒體機器人實時在線
992家媒體機構
19天,20萬條短視頻生產
這是最大在線化生產平臺媒體大腦的情景
疫情期間
在線化辦公從“柔性需求”轉向“剛性需求”
媒體人如何在線進行內容生產?
遠程協同效率如何提升?
我們梳理了一份疫情期間
媒體機構在線生產短視頻數據報告
請您查收
廣州廣播電視臺通過媒體大腦MAGIC
將全國各地媒體人和民眾對武漢的祝福
制成短視頻“心在一起,也是團圓!武漢加油!”
1
20萬條疫情短視頻覆蓋哪些主題
媒體大腦數據顯示,從2月2日至2月20日,覆蓋31個省市自治區,共計992家媒體機構在媒體大腦MAGIC平臺(magic.shuwen.com)上合成20萬條視頻內容。
經過主題統計和類別分析得出,疫情動態統計數據視頻占20%,新聞發布會疫情最新進展占19%,醫療隊、物資馳援湖北占13%,疫情期間生活工作(復工返程、停班不停工、停課不停學)占12%,緊隨其后的內容主題分別是民生物資(口罩、菜籃子、消毒液等)、防疫知識、相關政策、白衣天使(醫務人員)、武漢防疫進展(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病毒基本信息和各地愛心故事。
從平臺登錄數據來看,以2月10日到16日為例,992家媒體一周內登錄平臺次數為72萬次。
2月10日至2月16日
全國各地新聞人登錄媒體大腦在線生產情況
2
疫情期間
新聞機構最常用媒體機器人TOP 5
媒體大腦數據顯示,疫情報道機器人、數據新聞機器人、直播拆條機器人、海報視頻機器人、字幕生成機器人為新聞機構最常用的媒體機器人TOP 5。
其中排名第一的疫情報道機器人是新華智云近期緊急開發上線的一款媒體機器人。該機器人主要針對主流媒體在疫情報道中大量生成數據可視化新聞,以及對疫情發布會進行內容生產和報道的需求,提供可視化、發布會智能拆條、海量疫情媒資等神器,幫助媒體記者提速疫情報道,深挖數據背后故事,快速向受眾傳播有效信息。
3
疫情期間
新聞機構使用最多的視頻媒資
媒體大腦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國家與各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直播流和直播拆條片段是新聞機構使用最多的視頻媒資,而各地新聞發布會中,山東省、浙江省、杭州市的地方直播流被合成視頻次數最多。
2月2日至2月20日,媒體大腦匯集視頻直播流近2660余條,平均每天140條直播流,其中每日與疫情相關的直播流有10余條。目前,平臺累計疫情有關的視頻媒資3.8萬條,每日新增約2000條。
這方便媒體機構調取媒資進行短視頻內容生產,方便編輯記者邊直播邊剪輯,隨時把握疫情動態、提煉新聞點生產短視頻,并及時在各終端進行內容分發。編輯記者無需到發布會現場,就可以與媒體大腦一起“云辦公”。
4
疫情期間
新聞人搜索最多的數據 TOP 5
媒體大腦后臺數據顯示,被新聞機構搜索最多的數據為各地新增確診、各地新增治愈、全國(含港澳臺)新增治愈、全國(含港澳臺)新增確診、全國(含港澳臺)累計治愈病例的統計數據。
可以看出其中的新增確診和新增治愈統計數據是新聞人最關心的。目前,平臺累計2萬多條疫情統計數據,每天新增500條統計數據。
這些疫情統計數據來源國家衛健委和各地衛健委官網,涵蓋“全國新增確診”、“全國新增治愈”、“各地新增確診”等16個指標數據,覆蓋2003年非典期間疫情和民生經濟數據,新聞人可以從海量數據的變化中發現更有價值的新聞點,以此生產出爆款內容。
除此之外,目前媒體大腦MAGIC平臺還提供400萬條新聞報道數據,每日新增20萬條新聞報道數據。
5
疫情期間
新聞人最常用數據可視化模板TOP5
媒體大腦后臺數據顯示,移動端多折線圖、多折線圖、數據卡片、折線柱狀圖和移動端排名柱狀圖成為疫情期間媒體人最常用的可視化模板。
目前,平臺提供30余種可視化動態模版,無可視化制作基礎的編輯記者,只要上傳一個excel表格,幾分鐘就能生成一個數據新聞視頻,更直觀地展示出疫情數據變化。
手機江西臺
利用數據新聞機器人制作短視頻
“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病例連降5天
疫情防控措施正發揮作用”
6
疫情期間新聞人最忙碌的
工作時間在下午3點到4點
媒體大腦后臺數據分析發現,一天之中,新聞人工作時間集中在9點-11點,15點-17點,19點-20點,這是新聞人集中產出內容的時間段,也與每日各地衛健委及地方政府公布疫情數據召開發布會的時間段相吻合。可以看出,每日下午3點到4點是新聞人最忙碌的時間。
7
疫情期間
新聞內容分發到哪里?
媒體大腦后臺數據分析發現,新聞人生產的內容以分發至自有接口和終端(如媒體的APP、新聞網站等)為主,緊隨其后的是微博、抖音、現場云、頭條號等第三方內容平臺。媒體大腦多渠道發布機器人支持一鍵分發至多個平臺,簡化了工作流程,節約了工作時間,提高了分發效率。
8
制作短視頻時,媒體機構使用最多的智能編輯功能是馬賽克人臉追蹤功能,這意味著媒體越來越尊重采訪對象的隱私
新聞人最常用的貼圖為馬賽克追蹤。疫情期間,許多視頻畫面中涉及新冠病患、疑似病例等,需要馬賽克遮擋保護被采訪人隱私。通過媒體大腦自主研發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可以對動態人物進行自動打碼,編輯只需選中人物,馬賽克遮擋會隨著人物動作進行自動跟蹤,讓遮擋更流暢,更好保護被采訪人隱私。
字幕生成機器人可一鍵同期聲轉字幕及長文本自動字幕分段,這一智能操作頗受媒體機構好評。更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一鍵轉視頻機器人幫助新聞人將word格式的圖文新聞稿,快速轉為新聞視頻,進一步提高了報道時效。
9
疫情之外:
22個城市臺在線聯動直播春運
1月21日至23日,廣州臺首次通過媒體大腦MAGIC,舉辦《愛·回家 — “鼠”說2020》全國城市臺春運直播,匯集22臺+城市臺聯盟資源,在線快速處理全國各路直播,片頭片尾自動封裝。
各城市臺記者、編輯通過賬號登陸在線云平臺,運用人機協作的生產方式,快速進行直播拆條,實時生產春運的精彩內容,形成串聯式、接龍式聯播新范式,增強了內容產品的表現力,更有效地釋放出傳播合力。
廣州廣播電視臺
《愛回家》春運大直播首次引入媒體大腦MAGIC
快速將各地各臺直播信號,編輯制作成短視頻
10
調研發現,媒體認為在線化生產將成為未來媒體主要生產方式之一
媒體大腦通過媒體機構用戶調研發現,78%的媒體認為在線化生產將成為未來媒體主要生產方式之一,12%的媒體表示還需觀望,10%的媒體認為目前階段還是線下生產方式為主。
媒體大腦正在推動媒體進入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的全媒體時代。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