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離不開營銷,但是你真的懂營銷嗎?
發布時間:2020-07-13瀏覽次數:0
營銷是各行業永遠離不開的商業手段,而營銷方式也隨著時代的改變不斷在改變。而發展至今五花八門的營銷方式已經讓我們看花了眼,各個企業都想要快速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以及市場地位。于是一波又一波的營銷針對消費群體而來,來勢洶洶、直沖面門,絲毫不給消費者們喘息的機會。
圖片來源于官網
然后就在這么激烈的營銷攻勢下,卻收效甚微,消費者們都無動于衷,甚至還有點想笑。搞的各個企業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堆人開個大會討論來討論去,最后討論出一結果:廣告力度不夠,繼續加大力度,推廣覆蓋不夠全面,要繼續鋪設!
讓人忍不住想問:這些企業真的會營銷嗎?咱們就來說一說幾個典型的例子。
營銷達不到效果
是方式不對
現在大部分企業對于營銷的認知還處在投廣告這件事上,可是每次投放出去的廣告又好像石沉大海,無人問津。具體原因自己也搞不明白就把問題歸罪于力度不夠,然后繼續加大力度,再一輪又一輪的投放,一波又一波的資金消耗下,始終得不到反饋,這個時候應該要反思一下自己了。
美國百貨商店之父,約翰?華納梅克曾感嘆過:“我在廣告上的投資有一半是無用的,但是問題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隨著現在進入數字化時代,不像以前的營銷,投入廣告后只能等著看廣告引起的效果,在數字化時代,企業投入的廣告數量,多少渠道,以及有多少瀏覽量都能以數字的方式呈現在企業面前。而這個時候廣告無用功那一半的問題就逐漸的顯現了出來。
圖片來源于官網
問題就在于客戶的轉化率,明明投放的廣告被不少人看到,但是空有漂亮的增長數據,在用戶留存和轉化上卻是一團糟。
圖片來源于官網
通俗點講就是,我看到了你的廣告,也看到了你的產品,但是我記不住,也不想記,我對你的產品并不感興趣,因此我不會去購買你的產品,也就不會成為你的客戶。那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呢?歸根結底是因為廣告沒有做到精準的投放,沒有面對真正需要真正對你產品感興趣的客戶群體,所以導致投放出去的廣告收效甚微。
就比如在男廁所投入治療婦科疾病的廣告,廁所一天來來回回人倒是也不少,可是這個廣告又能做到多少客戶轉化率?
有人可能就會問了:“那我全城投放不行嗎?”當然可以,覆蓋城市每一個角落客戶轉化肯定不小,但是要投入多大的資金有想過嗎?投進去的資金可能一半多都要浪費掉有想過嗎?為什么不去用最少的錢達到最好的效果呢?
所以營銷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不要賴給推廣力度不行,而是要從自身方面找問題,只要面向精準客戶,就可以事半功倍。一定要記住,流量并不代表銷量。
不要用老套的眼光
去看待現在的市場
被譽為“現代營銷學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寫過一本書叫《營銷3.0》。在書里科特勒將營銷分為了三個時代。
圖片來源于官網
1. 營銷1.0—產品時代
福特公司的建立者亨利·福特說過:“無論你需要什么顏色的汽車,福特只有黑色的。”這就是以產品為中心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核心是產品管理,營銷也被局限于支持生產活動的七大功能之一。在這個時代企業更多的是注重品牌的塑造,重視產品的性能,忽視產品的差異性,利用大量傳統的媒體廣告和大量的銷售渠道鋪貨,而后提高銷售員工的銷售技巧,快速說服客戶買單的商業營銷。并不會參考客戶的需求和建議。
2. 營銷2.0—以顧客為中心
在這個時代,經濟飛速發展,客戶的消費能力也隨之更為強勁,市場上同質化產品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了解決這種情況,營銷者認識到,要更有效地創造需求,必須改變以產品為中心的方式,轉變為以顧客為中心。客戶提出需求企業就去滿足客戶所需求的產品、功能。并伴隨著情感營銷,為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制造”情感和自己專屬的故事。
3. 營銷3.0—以人文為本
如果說1.0時代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產品的競爭,擁有好的產品就能勝出。2.0是以客戶為中心,滿足客戶需求就可取勝的話。到了3.0時代就完全不一樣了,在3.0時代你有好的產品,并且你的產品也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就能勝出嗎?不能!
因為在3.0的時代,以人文為本,營銷的3.0的核心就是一個企業的重點,是宣傳企業的使命,愿景和價值觀。企業的形象十分重要,不能你自己說好就是好,別人不信你也沒辦法,要讓客戶都說你的好話,你除了好的產品,還要有好的名聲,才能勝出。
看完營銷的三個時代相信很多人都能發現,其實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企業停留在1.0的時代,用著1.0的方法,提高銷售員工的銷售技巧,快速說服客戶買單,而不是正視客戶的需求,去努力滿足客戶,這又會導致企業的名聲被病垢,最后免不了會被大環境淘汰掉。所以不要用老套的手段來應對現在的市場。
跟得上時代
也要運用得當
營銷一定要跟得上時代的腳步,可是只是跟上了腳步就可以了嗎?當然不是,還要熟練的運用當下的營銷手段,現在的一些企業雖然有這個時代的營銷意識,卻使用不當反而給自己帶來不小的傷害。
這里舉個例子,就拿現在的特別流行的直播帶貨來說吧,直播帶貨現在是一種潮流,很多商家企業也紛紛進軍直播界,找上幾個大網紅來幫自己帶貨,可是促銷卻在這一塊陷入了誤區,大家應該都是知道在直播帶貨時,各種優惠,各種福利打折層出不窮,開直播賣產品就好像清庫存一樣,瘋狂的給折扣,以為這樣能打響品牌的知名度,會使客戶對品牌產生好感,事實上這個邏輯也沒錯,可是千萬不要用力過猛。
圖片來源于官網
如果一個企業天天在直播間里推自己的商品,一次又一次的給折扣,久而久之不但直播時會給出折扣產品,產品本身的整體價值也會大打折扣,人們已經習慣了你產品的這個價格,甚至認為你這是理所應當,等到這個時候再想抽身已經為時已晚。
就比如瑞幸咖啡就是這樣,非常大氣的發放優惠卷,搞折扣、送咖啡、這種方式確實為它引來了客觀的客戶流量,可是做到最后已經沒法收手了,已經成為了常態,如果一反常態,那些已經不知道占了多少優惠的客戶反而會說這個品牌不地道,從而流失大量客戶資源。有一句話說得好“做一百件好事不如你做一件壞事”,雖說停止優惠不是壞事,但一樣會有這種效果。
所以我們一定要謹記,所有的折扣必須是建立在不傷害品牌力的基礎上。不需要過分的折扣營銷,只要自身產品夠硬,哪怕進行簡單的營銷就可打造出扎實的品牌形象。
商業離不開營銷,而營銷方法又多種多樣,針對精準人群用合適的方法去發展客戶,學習最新的營銷手段,跟上市場的腳步,不要被自己束縛在曾經的模式里。還要牢記熟練的運用營銷手段,“是藥三分毒”不要用力過猛而對自己的品牌力造成傷害,要做到收放自如才算是懂得營銷。可是如果你問我會營銷嗎?我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時代一直在改變,市場也在改變,我也一直在學習的路上。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