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可以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在寫文案時,喜歡運用講故事的方式。
比如:「支付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勾勒出形態各異的用戶形象;被稱為“故事大王”的「方太],通過講故事的抒寫手法,讓我們在文案里也能體會到家的美好;「中國銀聯]以山里孩子的故事,讓他們的才華被看見……
此外,還有很多品牌也正在嘗試“講故事”的文案。通過講述品牌的故事、用戶和產品的故事,帶給人美好的場景聯想。疫情期間,「口碑]就推出戰“疫”中的我們故事海報,講述用戶抗疫的故事;「肯德基]則為宅急送紅騎士制作一系列感人的故事海報,講述騎手在崗位堅守的故事……故事型的文案有很多,有生活化的、感人的、沙雕的、可愛的等等,不光海報文案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視頻也可以。例如「寶潔]的年貨節視頻文案,講述關于用戶的趣味故事,從而引出產品 。王峰是一名健身教練,他能讓弱雞學員舉起100多磅的杠鈴。可是他回家過年卻發現叔叔簡直是頭皮屑制造機,于是他送了叔叔一瓶「海飛絲洗發水」,叔叔試用了之后表示“真香”。以具有代表性的職場人春節送禮的故事 ,展現海飛絲的神奇功效。從這些品牌案例可以看出,講故事的文案,正在逐漸流行。英國作家羅勃朗寧說:“故事永遠是舊的,也永遠是新的。”,故事雖講的是過去的事,但是又隨時在更新,所以故事能一直延續。不同的故事運用到不同產品上,又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品牌寫文案要善于講故事,用講故事的形式傳播品牌和產品。

曾經,故事型文案,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品牌,像我們熟知的左岸咖啡、誠品書店、甲殼蟲汽車……就是靠著故事文案打響知名度的。長城葡萄酒的《三毫米的旅程,一顆好葡萄要走十年》,講述產品背后的故事,讓產品變得沉甸甸。而萬科經典文案:踩慣了紅地毯,會夢見石板路,則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家的美好,凸顯該樓盤的優勢。還沒進門,就是石板路,黃昏時刻,落日的余輝在林蔭路上泛著金黃的光,再狂野的心也會隨之安靜下來。車子走在上面會有沙沙的聲響,提醒你到家了。后庭的南面以手工打磨過的花崗石、板巖等天然石材拼就,供你閑暇之余赤腳與之廝磨。屋檐下擱著石臼與粗瓷壇,仿佛在靜靜等待著雨水滴落,追憶似水的年華。宜家的產品文案,大部分都是采用故事和場景的形式進行描寫。比如,農夫山泉: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又比如德芙的經典文案:有兩樣東西我不會錯過——回家的末班車和盡情享受每一刻的機會。好的故事文案殺傷力十足,可以說,好的故事,是品牌成功的奠基石。
人們天生不喜歡看廣告,而喜歡看故事,有故事感的文案,更具備傳播效果,能讓人不自覺代入其中。咪蒙以前公眾號文案就很善于講故事,親情的、友情的、愛情的;職場的、家庭的,用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吸引人往下看。人類喜歡故事,這是一個保持了數萬年的興趣。閱讀故事能夠從中獲得樂趣,即便現在網絡發達了,人們依然離不開閱讀。英國文學批評家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認為道理很簡單:“大多數人閱讀小說和故事的理由在于:讀起來輕松愉快。這個事實昭然若揭,所以幾乎不曾被提起過。”廣告的本質是溝通,品牌文案在營銷傳播中扮演著溝通的角色,而講故事,更是一種聰明又討喜的溝通方法。它能削弱廣告感,提升內容看點,從而討好受眾。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個性化的體驗,有了內容之后,還要與消費場景建立聯系,給人身臨其境的代入感。而故事,就是建立消費場景,加強代入感的方式之一。相較于單純講產品功能來說,人們往往對于附加在產品之上的故事等內容更感興趣,所以將故事作為產品的附加值融入到需求場景中,便能讓消費者建立情感聯系,從而加強購買欲望。江小白2012年剛誕生的時候并不被看好,因為大部分人認為年輕人不愛喝白酒,占領不了市場。但是,江小白卻憑借個性化的包裝和文案,占領了年輕消費群體心智。其優秀的故事文案,更是讓江小白成為年輕人的情感傾訴口。
“我有酒,也有故事。”便是通過瓶身上的故事文案,給消費者呈現一個又一個故事,故事中傷感文字,或許就是喝酒失意時的我們,正是靠著這些故事感十足的文案,塑造一個個適合飲酒的消費場景,讓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歡上了江小白。
所以說,故事文案相比宣傳口號式的文案,更具想象力和畫面感,也更能夠讓人理解產品的內涵,通過故事能夠串聯一個具體的場景,讓人腦補出畫面,進而讓產品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無論是寫文章還是拍電影,都需要用敘事的方式來增加情境的代入感。有故事感的文案是鮮活的,有生命力的,鮮明的人物特點、沖突性的情節,都能為故事塑造張力。故事源于生活,更容易與受眾建立情感共鳴,親情、愛情、友情這些情感,通過故事性的文案進行傳達,更能讓人感同身受。故事之所以好,在于它更容易感染觀眾情緒,讓觀眾的情緒隨著細節發展而波動起伏,激起共鳴。就拿汽車行業來說,現如今,汽車性能都大同小異,產品的宣傳趨于同質化,而這時候,會講故事的品牌,往往就更能打動消費者。生活就是這樣,真實而靜美。在日復一日的似水流年中,你會看到,一朵朵閃亮的浪花。雷克薩斯用一個夫妻間感情的故事,成功激起觀眾的共鳴,從而引發刷屏,獲得巨大曝光。

大家知道,品牌文案是服務于商業的,不像寫作文,有大的篇幅任你描繪,所以,寫故事性的文案要比寫敘事性的作文難得多,必須用有限的篇幅塑造故事。那么怎么做呢?寫品牌商業文案是奔著目的性去的,因此,在寫文案之前,要明白為何而寫?寫給誰看?故事型文案的主角有很多,你可以寫品牌的故事、產品的故事、工作人員的故事、還有用戶的故事……而故事的種類也有很多,有沙雕的、感人的、正能量的,一切可調動人情感因素的故事,都可以引起人的注意。從2016年開始,京東每一年都會講述一段關于自己品牌色“紅的故事”。繼2016#紅的故事#第一季《JD Red Story》和2017第二季《榮耀的守護》刷屏之后,2019又推出了#紅的故事#系列廣告第三季《紅的寄托》,用消費者的故事傳遞京東品牌精神。





京東在品牌不同階段向用戶展示了不同的品牌故事,在前兩年的海報里,品牌讓快遞小哥們“從幕后走到臺前”,講述他們的日常。而在第三季,品牌將“紅“的定義放大,講述用戶關于“紅”的故事,讓這抹紅不再止于品牌,它寄托著每個人的情感,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展現消費者在新年中溫馨又感人的小故事,體現“紅“就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樣的還有天貓,其將品牌Slogan 改為“理想生活上天貓”之后推出了一系列用戶故事,用講故事的手法,展現天貓帶給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改變。還有這組聯合海報,以用戶的口吻講述關于產品的故事。產品故事需要挖掘產品的賣點,找到與目標消費者的情感連接點。如果想通過產品傳達一種生活方式,則可以用消費者的故事去打動人。比方說回家吃飯APP的文案,都是通過一個個故事,構建起了家的美好。無論選擇哪種風格,文案都應該圍繞目的出發,不能偏離品牌調性和傳播方向,大方向對了,文案就不會差。文案來源于生活,要寫出富有故事感的文案,離不開對生活的洞察。有故事感的文案更強調用戶感受,注重場景和生活化的描述。從營銷的角度看,打動用戶的故事不需要情節跌宕起伏,能抓住受眾痛點,激發受眾情緒,就是最有效的誘餌。網易云音樂的神評論:“我聽過一萬首歌,看過一千部電影,讀過一百本書,卻從未俘獲一個人的心。”講出了暗戀一個人的苦楚。
沒希望酸奶的文案:“導購說,對不起,這已經是最大碼了。”,戳中了肥胖人群的痛點。江小白的文案:“喜歡喝酒的人,都發過誓,下回再也不喝了,男人的話 ,不能信。”
每一句讀起來都能聯想出一個故事。我們知道,方太很善于講故事,不管是海報還是視頻,方太都能將故事講得新奇有趣,深入人心。在方太這則文案中,成功抓住職場人常年996的痛點,激發受眾情緒。因此我們可以發現,要寫出有故事感的文案,離不開對生活的精準洞察。故事型文案是生活的濃縮,想打動受眾,就得洞察生活,賦予文字生活化氣息。
以故事型文案打動人,可以嘗試讓文案更接地氣。讓文案讀起來有故事感,一個關鍵因素方法就是「寫實」。支付寶的文案,“小時候總騙爸媽自己沒有錢,現在總騙爸媽:沒事兒,我還有錢”。還有:“全世界都在催你早點,卻沒人在意,你還沒吃早點"。簡直太寫實了!在文案中加入生活化的描寫,植入具有生活氣息的詞語增加場景感和故事感,讓文案更加具體,也更容易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螞蟻金服很擅長“講故事”型的情景文案, 在2017年,螞蟻金服寫了一系列「認真生活」系列文案,一口氣講了24個用戶的故事。還有此前推出的「生活好,支付寶」系列,用52張海報講了52個用戶的故事,勾勒出一幅因支付寶而生活變好的景象。在螞蟻金服的廣告中,通常講的是這些「小人物」的故事,他們是外賣小哥、宿舍樓下面館的阿姨、小區門口的保安......他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最尋常不過,是萬千個用戶的縮影。
以他們為主角,不但讓人倍感親切,也完美貼合了支付寶“每個認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認真對待”的主張。

人類天生對故事具有好奇心,寫文案嘗試使用“講故事”的手法,不但能更加“以情動人”,同時也能加強受眾注意。但是撰寫故事型文案不應該偏離品牌定位和傳播方向,多從受眾關注的話題出發,多一絲對生活的洞察,便能讓你的文案更具「生活氣]和「感染力]。
END
━━━━
